熱門文章

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轉念,轉動世界,無限想念!



轉念工作團隊 
        
                 轉動世界,無限想念!



    團隊名稱「轉念」,一個念頭可以激發出很多方向,地球每天都在轉我們的大腦也不斷的運作,轉個念頭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轉動世界的真諦,激發無限可能,注入每一個創新的意念讓生活更美好!

    我們是三個對設計充滿熱情的人,我們希望藉由我們的思維來創新,並發掘更多的美好,台灣是我們的生長地,像母親般呵護著我們的土地,綻放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轉動的力量正式啟動!

灝澂

    設計,是為了讓世界更美好,讓人的行為更簡單,生活上大大小小的東西幾乎都是設計出來的,設計無所不在,對於設計我打從心裡的喜愛。

這次很榮幸可以參與「轉念」這個團隊,設計是我們共同的興趣,雖然過程可能會很辛苦,可能無法睡覺,但一切都值得,做出好的設計是我們的目標,因為設計讓我們聚集,因為設計讓我們有機會讓別人看見,一個念頭讓我們合體,設計就是如此的充滿魅力。


穎葳

      從高中開始就聽大人說設計是主觀的,不需要這麼努力,一直要我打退堂鼓,進到這個領域後,發現大人說的都是真的,但我樂在其中,因為我也主觀的活在做作品的樂趣中。當這一件事是你用盡全力完成的,你不會感到疲憊,反而興奮到不能自己。今天遇見我的夥伴,在他們身上看見了對設計的熱忱和不放棄的精神,也謝謝他們對我的認同。

      這次我和我的夥伴們要一起讓世界看見台灣,重拾福爾摩沙的美;再次讓全球見證美麗之島的驕傲。


子傑

        設計表面上是美好、風光,但是直到進入設計圈後,了解到做設計是不簡單的事。但是我喜歡沉浸在設計中,因為在一整個作業中,可以學到不同的知識,也能學習到自己沒有接觸的資訊,是讓我學設計中一個原動力,對設計是又愛又恨,常常沒有解決問題和沒有靈感去執行而煩惱,但是解決了問題、完成設計是一件很有成就感,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會繼續走設計這一條路!

        在「轉念」這個團隊,我們來自不同的地區,而設計讓我們交會了,將我們對設計的熱誠、熱血,解放在我們的設計課題上,一起創造出好的設計,雖然我們在設計這個大舞台上,還是區區的無名小卒,但是設計這舞台,總有一天我們將會是舞台上閃耀之星!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墾丁沿岸-珊瑚的寶地

珊瑚礁岩,是海洋生態中最豐富且最繽紛的世界,生長的環境有著豐富的浮游生物和共生藻類。珊瑚礁的生態生物群之間共存共榮,形成一個複雜但美麗的社會,生物群對珊瑚有著很重的依賴,是別的任何生物皆無可替代的,當珊瑚受到破壞時,成千上萬的生物命脈也會跟著被無情的斬斷。


在台灣,非常著名的珊瑚礁岩地區非屬墾丁國家公園了,百萬年前,墾丁的珊瑚礁岩原在海底世界,五十萬年前海底板塊運動的緣故,促使珊瑚礁升致海平面上,加上多年的風化作用,漸漸發展出了獨特的地型景觀。




珊瑚礁岩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形地景,台灣處處皆是美,珊瑚礁岩必須要永續的存在,人為應減少垃圾廢棄物等,也應該在珊瑚礁岩區域做好措施防止泥沙淤積,礁岩是台灣最美的景觀之一,人們應合海洋共生共存,創作雙贏。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海口人事物


    高美濕地在許多外人眼裡可能就是個擁有美麗夕陽、拍拍婚紗或有著可愛招潮蟹、彈塗魚的地方。但在這片美美沿岸上,不只有旅遊雜誌、電視說得這麼簡單。在都是岩岸地形的台灣,唯有西部的沙岸一枝獨秀。而其中之一高美濕地,更有著滿滿的內在美,高美濕地是中部最棒的自然生態教室,有著全台唯一紅白相間的燈塔,而愛著他的是一群知福惜福的海口人

    位居沿海的高美地區,如同台灣其他沿海地區一樣,在宗教信仰上呈現多元化的色彩,是一個宗教活動極為熱絡的地區。在高美地區的五里當中,高西里的文興宮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也是高美地區民眾信仰的中心。此外,高南里的永奠宮、高北里的開山宮,也都各有久遠的歷史,為其地方上的信眾所仰賴、膜拜。一般而言,沿海地區所供奉的神明,媽祖與王爺是香火最盛的神祇之一,高美地區亦然,而開台聖王鄭成功在此也廣為信眾所尊崇膜拜。




   「觀音佛祖回娘家」活動,可說是高美地區最重要的宗教盛事,已超過百年的歷史;農曆九月初一,高美地區五里子民趁農暇之餘,由文興宮到清水街上迎回紫雲巖觀音二媽繞境,這種迎觀音的宗教儀式前後歷經「安五營」、「拜溪頭」、「觀音佛祖五里繞境」、「擲爐主、頭家」及「過爐」,總計四天活動由五里分成四組輪流擔任爐主里,主辦一年一度迎觀音佛祖繞境活動。早期百姓生活較貧困且信仰堅篤,因此外出工作或出嫁他鄉的子女都會提早在農曆八月三十日晚上回到高美地區,參與迎觀音佛祖回鑾繞境的活動。 

       討海人傳承了媽祖的文化,而福海媽的故事和精神也漸漸進入了人們的心中。靠海維生、看天吃飯,雖然辛苦但一切知本知足。






料來源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三仙台-三神高峰會


    三仙台未於台東縣成功鎮的東北方,游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島上奇石眾多,最著名的是有著三塊巨大的岩石,民間相傳八仙過海中的其中三仙,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降於此島故命名為三仙台。

    三仙台生態景觀非常豐富,因人為干擾少的緣故,島上隨處可見琳投,台灣海棗,白水木、濱刀豆等濱海植物,是台灣研究海岸生態的重要據點之一,被列為自然保護區,也是花東海岸線海底最美麗的地方。

                                                                                                        呂洞賓

李鐵拐

何仙姑

台灣許多的地名,地景都含有著其背後的意義,以神話為名的三仙台是台灣著名的地方,也是觀光客好於參觀的熱門景點,以神話故事做為背景,融合中國傳統推廣台灣之美。


參考文獻:http://www.eastcoast-nsa.gov.tw/tc/travelinfo/travel/travel_area.php?place_name=%A4T%A5P%A5x&travel=2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野柳-石的饗宴

野柳地名由來

        野柳以前是海盜出沒的地方,這裡的人以海維生,因腹地有限,稻米缺乏,需仰賴大陸沿海米商供應,搬運途中背後的米袋常被海盜戳破讓米流出,隨後被撿走,因此米商在交談中常常很生氣的說:「又被『野』人給『柳』(偷)去了」這句話講久了,這裡就被稱為「野柳」。

        野柳,原稱野柳村,又以昔日野柳莊得名,亦為林姓所闢;野柳之命名由山地語譯音而來,相傳明代末年,有海賊盤據於此,掠劫船隻;地有龜嶼突出海中與雞籠島燭嶼成崎角之勢,或云明鄭北伐至此,龜嶼變作大龜,噴吐煙霧,為鄭軍以鉅炮擊斃之。

        關於萬里鄉的傳說,最主要的是集中在野柳這一带。野柳位於台北縣萬里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又因其形狀像一隻海龜,故又被稱為野柳龜。

野柳岬
野柳最著名的紅牌-女王頭

野柳地質公園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群仙女下凡到野柳來野餐慶生,有人切豆腐,有人洗香菇,有人熬薑湯,有人插蠟燭,不料,住在海另一邊的烏龜精看了十分嫉妒,便起身襲擊仙女們,嚇得仙女們逃之夭夭,其中一位仙女慌亂逃跑中不小心掉了鞋子左腳的鞋子就是野柳的仙女鞋,而右腳的鞋子聽說掉在宜蘭龜山島。慌亂中遺留下來仙女鞋、蠋台及一些貢品,後來都變石頭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些經過季風風化與海浪沖刷後,變得很形象化的各種石頭造型。之後,只要天氣特別惡劣時野柳岬便會有一股白煙冒起,村民就說:野柳龜又在喘息了(其實應該是氣流的關係)。

薑岩

仙女鞋

豆腐岩

傳說是薑湯

蠟燭岩



-------------------------------------------------------------

野柳地質公園,近年來很多外國觀光客都會到此地看女王頭,並且會順手摸頭,由於女王頭頸部,因為長期的風化侵蝕,已經變得十分脆弱,估計約不到15年即會斷落,若一旦遇上了大地震,強風,女王頭很可能就會因此原因而直接斷落,所以在此呼籲為了不讓女王頭加速侵蝕,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女王頭以存在四千多年,每年風化0.2公分,野柳是一個台灣很著名的觀光景點,也是一個特色地質區,除了介紹其特別的地貌外,還能結合環保問題讓世界看到更多,讓美麗的風貌延續。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逮丸ㄟ辛哭


台灣的地理特色
        台灣早在1542年就已經站上了世界的舞台,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良好的地理環境獲得了福爾摩沙的美名。



       
位在地球儀上23N 121.5E的台灣,決定了台灣在世界舞台上得重要地位,四面環海和得天獨厚的氣候,讓老祖宗們以務農及討海來開始世世代代的傳承,知福惜福的個性在看天吃飯的台灣人身上表露無疑,這也是直得驕傲的一點。

        臺灣擁有相當豐富的生物資源,全要歸功於擁有極多樣化、可供生物棲息的生態環境。台灣是一個位於西太平洋的一個小島,由於板塊運動的擠壓,造成了台灣地區特殊的地質與地形。比之於全世界,地形的多樣性與珍貴性,也毫不遜色。說明了這個小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地形特色。台灣主要的地形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

台灣的海岸

西部海岸屬於沙岸,多沙灘、潟湖、沙洲,海岸平直而單調。例如高美濕地。

高美濕地
東部海岸屬於沿岸,高山與深海相鄰,沿岸平原狹窄。例如三仙台。

三仙台
北部海岸屬於沿岸,岩石岬角與海灣相間,是台灣海岸中最曲折的一段。例如野柳女王頭。

野柳女王頭
南部海岸也屬於沿岸,以珊瑚礁地形為主。例如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珊瑚礁岩
台灣附近的離島也是極佳的地質教室,例如澎湖群島玄武岩方山、金門的花崗岩地形、馬祖的海蝕景色都是相當奇特的地形奇景。

金門的花崗岩地形

馬祖的海蝕

澎湖群島玄武岩方山

台灣文化的多元性

      從台灣本土的歷史來看,最早的在地文化,應該就是原住民文化,爾後漢人陸續移民來台灣,帶來了中國文化,隨後歷經荷蘭人統治的荷蘭文化注入,中國明朝鄭成功入主台灣、清朝在台灣建立省治,加強了中國文化於台灣在地文化的主體發展,到日本殖民時期,也掺入不少的日本文化,及至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帶入了更多元的中國文化,到現在也有諸多外籍新娘、外勞、以及認同台灣的外籍人士等,都為台灣帶來更多元的各國文化。

參考文獻:http://www.ntnu.edu.tw/eec/eeq/41/eeq_4101.htm
                  http://talkingtaiwan.blogspot.tw/2009/08/blog-post_2613.html

-----------------------------------------------------------------------------


地理
        台灣全島面積35,915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島,雖然土地小可是五臟俱全的地形特色,擁有五大地形,就差在沒有高原這種地形,台灣擁有玉山這個高山,最高峰為玉山山脈主峰玉山,海拔達3,952公尺,不僅是台灣、東亞第一高峰,也使台灣島成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
        台灣吸引外國遊客,不僅僅只是美食,台灣的美景,也是外國遊客想來台灣遊玩的原因之一,台灣不大,可以在短時間內,欣賞到各地不同的美景特色,台灣就像一座地質教室,台灣擁有很多特殊的地質、地形。

文化
       17世紀開始有人前來作客,從那個時候開始台灣就展現了他的溫柔和包容,他開始接納原住民以外的民族,那份器度也一直延續至今,造就現今文化多元的台灣。

但在不斷的接受各方的文話下,是該回頭看看哪些是真正擁有的和台灣的本質

感恩與包容無疑是台灣最大的資產,希望帶領每個人回頭看見真正的台灣,也讓世界重新認識400年前這美麗的意外。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步步驚心

        台灣地區以自然保育為目的所劃設之保護區,可區分為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等四類型。自然保留區目前有19處,係農委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劃定公告;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係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由農委會獲各縣市政府所劃定公告,目前野生動物保護區有14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有28處;國家公園目前有6處,係內政部依國家公園法所劃定公告;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目前有9處,係農委會林務局依森林法經營管理國有林之需要及台灣省國有林自然保護區設置管理辦法而劃設。總計各類型保護區總面積約占台灣陸域面積19.5%。

        農委會前依李前總統於第三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國情報告中「中央山脈保育軸」之政策目標,特指示林務局檢討目前已設置的國家公園、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等現有保護區域,將其中有所空缺的部份,依相關法令規劃為保護區域,成為連綿不斷的綠色廊道,達成擴大保護環境及資源的目的。所以目前台灣中央山脊上的許多區域,多已串聯成為野生動植物可以相互交流的區域。

        台灣大部分的區域都是山地,平原區域狹窄,人口又集中於這些狹小的平原中,因此台灣的平原地區幾乎已全部被開發為人們活動的城鎮、工廠、道路、農地,未經人們干擾的原野幾乎完全不存在。相對於山區森林等人煙較稀少的區域,接近一般民眾活動的平原區域,容易因為保護區的劃設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民眾的權益,故極少劃設為保護區域,許多生態保育的問題因此產生。

引用自: 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


        台灣被稱之為福爾摩沙,在台灣有超過五萬種以上的物種,最特別的是台灣有很多的「特有種」,台灣的物種密度高於全世界平均值。
        生態保護與環境維護是全世界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在現在的社會,科技進步,能源不斷開發,漸漸導致了大自然被破壞許多生物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棲息地,其實台灣除了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特色的建築外還有很多我們沒注意到的原生物種,而這些原生物種因為棲地的破壞,人類的獵捕導致後生晚輩根本連看都沒看過,失去了很多美的事物。
        台灣的生物棲地不斷破壞每天活在水深火熱的生活環境,每走一步就越接近絕境,如何改變是大家的問題,台灣有太多的美已經漸漸在失去,保留台灣的美是所有人的使命,一個機會讓世界看見台灣,一個機會讓大家知道台灣原來真的這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