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前依李前總統於第三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國情報告中「中央山脈保育軸」之政策目標,特指示林務局檢討目前已設置的國家公園、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等現有保護區域,將其中有所空缺的部份,依相關法令規劃為保護區域,成為連綿不斷的綠色廊道,達成擴大保護環境及資源的目的。所以目前台灣中央山脊上的許多區域,多已串聯成為野生動植物可以相互交流的區域。
台灣大部分的區域都是山地,平原區域狹窄,人口又集中於這些狹小的平原中,因此台灣的平原地區幾乎已全部被開發為人們活動的城鎮、工廠、道路、農地,未經人們干擾的原野幾乎完全不存在。相對於山區森林等人煙較稀少的區域,接近一般民眾活動的平原區域,容易因為保護區的劃設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民眾的權益,故極少劃設為保護區域,許多生態保育的問題因此產生。
引用自: 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
台灣被稱之為福爾摩沙,在台灣有超過五萬種以上的物種,最特別的是台灣有很多的「特有種」,台灣的物種密度高於全世界平均值。
生態保護與環境維護是全世界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在現在的社會,科技進步,能源不斷開發,漸漸導致了大自然被破壞許多生物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棲息地,其實台灣除了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特色的建築外還有很多我們沒注意到的原生物種,而這些原生物種因為棲地的破壞,人類的獵捕導致後生晚輩根本連看都沒看過,失去了很多美的事物。
台灣的生物棲地不斷破壞每天活在水深火熱的生活環境,每走一步就越接近絕境,如何改變是大家的問題,台灣有太多的美已經漸漸在失去,保留台灣的美是所有人的使命,一個機會讓世界看見台灣,一個機會讓大家知道台灣原來真的這麼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